來勢洶洶的AI時代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指的是讓機器或電腦模仿人類的思考模式、邏輯推理和行為能力,並透過數據分析不斷自我校正與進化的一項技術。簡單來說,AI的核心目標是讓電腦盡可能像人類一樣進行思考並執行複雜任務。這一概念最早於1956年提出,AI創始人之一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將其定義為:「讓機器完成需要人類智力才能實現的任務的科學」。
人工智慧發展超過半個世紀
圖片來源:由 JPxG - DALL-E 3, 公有領域,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4161107
自此以來,人工智慧逐步發展,相關研究陸續延伸至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資料科學等領域。目前,AI的發展經歷了三次重要浪潮:
- 第一波(1950到1960年代):符號邏輯時代,告訴電腦「人的思考邏輯」,讓電腦模仿。然而,由於人類難以完全釐清自己的思考過程,最終未能成功。
- 第二波(1980到1990年代):專家系統時代,告訴電腦「人的所有知識」,以規則的形式輸入電腦。然而,因無法將所有知識轉化為規則,最終仍告失敗。
- 第三波(2010年至今):機器學習時代,告訴電腦「人類看見的事物」。其中,深度學習技術(多層次類神經網路)成為機器學習領域中最為突出的一部分,目前仍在不斷發展中。
深度學習作為第三波人工智慧的重要技術,近年來以快速的進步和出色的表現備受關注。儘管當前的AI系統尚無法擁有人類的思維、情感和常識,也尚未達到真正的「智慧」,但它已經能在許多領域取代人類,並表現得更加高效。
AI技術的快速發展,主要歸功於其在數據處理與問題分析上的高效能力。以下是AI的幾個核心特點:
- 能夠勝任需要高度專注細節的工作
- 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任務
- 穩定輸出一致品質的成果
- 能夠持續運作,無需休息
面對來勢洶洶的AI時代,與其擔心工作可能被取代,不如積極迎接這一趨勢。了解人工智慧對生活與工作的影響,學會利用AI來提升學習效率和增強自身能力,將成為未來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