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藝術家?
美國科羅拉多州在2022年8月舉行一場盛大的藝術博覽會,有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畫作,獲得評審的青睞,在藝術競賽當中得到冠軍。
這幅作品出自一名毫無美術底子的遊戲設計師,他首次參加藝術競賽,就奪得第一,得到約臺幣10萬元的獎金。獲獎作品《太空歌劇院》描繪了一座夢幻般的太空歌劇院,在一個華麗、浪漫、有著繁複裝飾的寬闊建築大廳中,三個打扮古典的人物透過圓窗仰望遠處的天空。
由AI圖像工具生成的得獎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太空歌劇院)》。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
這則刊登在「紐約時報」的新聞,引起網路上的討論熱潮。但引發討論的原因,不是因為一個藝術天才橫空出世,而是這個作品,不是真人繪製的原創藝術品。《太空歌劇院》是利用AI (人工智慧) 圖像生成工具產出的:使用者用文字描述生成圖像的條件和期待,像是想要的構圖、光線跟氛圍等等,一分鐘內,這個程式就能產生符合需求的圖像。圖像產出後,得獎者從中選擇最符合自己想像的一張,再利用一般的修圖軟體,花了80個小時精細調整後完成。
此次比賽的評審委員團隊表示,他們在評獎時,確實不清楚這幅作品是由AI製成,但不會改變評審結果,因為評比的標準,是要找出「懂得講述故事以及有靈魂的作品」,他們認為「這幅作品確實做到了」。
然而,有不少人類藝術家相當不服氣,認為這樣的作品就跟「作弊」沒兩樣。因為AI圖像生成工具之所以可以產生這些圖像,是因為他們大量且快速的向網路資料庫「學習」目前已經存在的各種圖像,其中也包含許多藝術家的原創作品。這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倫理與道德問題:當AI使用現有藝術家的作品元素再創造時,是否會被認為是一種抄襲?是否可以跟人類藝術家原創的作品放在同一個標準下競賽?直到今天,手工繪畫抄襲的界定仍然模糊不清,也缺少法律的保障,有了AI生成圖像後,這個問題顯然又變得更複雜了。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支持者認為,AI就是一種數位協助工具,和現今普遍使用的修圖和繪圖軟體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樂見越來越成熟的AI技術,未來可以成為協助創作的幫手。至於AI製作出來的算不算是藝術品?支持者也表示,隨着技術不斷的進步,對藝術作品的認定也應該更有彈性,才能因應未來的趨勢。
(文章結束)
以下圖片提供給第3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