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姓制度,歷史悠久
在南亞地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斯里蘭卡等存在種姓制度。什麼是「種姓」?「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爾那」,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而印度是最典型的種姓制度社會。
印度的種姓制度,一般認為起源於西元前1500年左右,因外來的雅利安人入侵而形成。征服者變成了居於上層、高階種姓的人,而被征服的印度原住民則成了下層、低階的種姓。這個制度有利於征服者鞏固政權,維持和穩定社會秩序,時至今日,已成為深植於印度社會結構和文化中的複雜體系。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中扎根,很多支持種姓制度的專家學者提出大量「種姓制度適合印度社會」的理論,認為種姓制度在印度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有些理論在印度非常深入人心。
印度種姓制度把人們分成哪些階級呢?它以職業為基礎分為四層,從高到低依序為:
最高種姓:「婆羅門」,通常為祭司、僧侶、學者及神職人員。
次高種姓:「剎帝利」,包括國王、戰士等。
再次種姓:「吠舍」,包括商人、地主等。
最低種姓:「首陀羅」,包括農民、僕人等。
在種姓制度以外,還有一個被稱作「達利特」的群體,他們被視為「不可接觸者」、「賤民」,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代子孫組成,只能從事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如清潔、喪葬等,這些職業常與死亡、污穢相關。他們被禁止進入寺廟或學校,並且必須居住在村莊的邊緣地帶。
印度種性制度階級圖示如下:
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深深影響印度社會生活,不僅是姓氏、家鄉,還深入到婚姻、飲食及宗教習俗等各個層面。在這個制度中,種姓內的職業往往是世襲的,一代傳一代,不同種姓之間都有嚴格區分,不可逾越,互不通婚,也不可同桌進食。
1947年印度獨立後憲法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受到歧視,並廢除了「不可接觸者」的概念。如今,印度人的身份記錄裡已不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
雖然如此,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的影響依然深遠。高種姓與低種姓群體的社會地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都有明顯差距,賤民(達利特)群體依然備受歧視,面臨不平等待遇。2008年印度比哈爾邦的阿拉里亞水災事件中,由於該地區主要居住著賤民,當地政府未能提供適當的援助,導致許多人在災難中喪生,種性歧視再度受到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