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奇蹟螺到夭壽螺
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79年被引入臺灣作為養殖品種,由於市場反應不如預期,被棄養在自然環境中,進而迅速繁殖,對臺灣農業生態造成了近40年的威脅。
福壽螺以食量大、驚人的繁殖速度聞名,對水稻等農作物造成巨大損失,因此被農民稱為「夭壽螺」。粉紅色卵塊常見於田間,是許多農民的心頭大患。
福壽螺的卵
圖片來源:臺灣生命大百科
https://taieol.tw/pages/135662
為了防治福壽螺的蔓延,慣行農法多使用殺螺劑,這是現代農業普遍採用的耕作方式,特點是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和除草劑以追求高產量和低成本。然而,這種方法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例如土壤酸化、硬化和貧瘠,破壞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如蚯蚓和微生物。
而有機農法則使用苦茶粕防治福壽螺,苦茶粕是一種由苦茶籽榨油後的殘渣,含有皂素,能破壞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細胞膜,影響福壽螺的神經系統。然而,這也會影響其他水生生物,如魚類、蝦蟹、青蛙和水生昆蟲。
由於這些方法對其他水生生物也會造成不良影響,部分農民選擇人工徒手撿螺,甚至發明各種捕螺工具,以期達到更有效的控制。
福壽螺的引進,反映了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生態平衡的現象。1970年代,福壽螺被引進臺灣時,曾被視為「明日之星」和「奇蹟螺」,人們冀望透過養殖福壽螺來增加收入。然而,當福壽螺的經濟價值不如預期,且其危害性逐漸顯現時,人們便將牠們大量棄置,造成生態浩劫。這段歷史提醒我們,在引入外來物種時,必須審慎評估其潛在風險,並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