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面對淹水問題,網路資源在哪裡?
在進行這次的探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浩瀚的網路有許多資源是可供運用,例如:
(一)、「社會經濟統計地理資訊網淹水資訊應用子系統」,這是內政部統計處利用介接經濟部水利署發布的淹水資訊所開發的網路平台。藉由地理資訊系統及空間資料之結合,以完整的資訊應用系統來掌握淹水相關資訊,供救災分析應用,發揮統計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效益。我們運用這個系統查詢臺南市各區淹水案件資訊,了解各區受淹水事件影響之狀況,並找到臺南市的淹水熱區。
(二)、「臺灣百年歷史地圖」,這是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以「地圖與遙測數位典藏計畫」所累積大量的臺灣地圖資料,結合Google地圖介面,我們運用地形圖中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地理資訊,選取數個圖層進行套疊,掌握臺南永康淹水區百年來環境變遷的基本資訊。
二、大雨一來,臺南淹水問題大探究
隨著人類開發速度越來越快,我們提出這樣的假設:「人口密度越高的區域,越可能淹水。」因為我們認為臺南市區本身降雨差異性不大,而過多的人工設施可能是帶來淹水的主要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臺南市各行政區人口密度統計發現,人口密度大於10,000人/㎞²(圖一紅色區塊),及人口密度介於4,000-10,000人/㎞²(圖一橘色區塊),紅色區塊幾乎涵蓋臺南府城早期開發的舊城區,人口相當稠密,而橘色區塊卻是近年來隨著都市向外擴張後期發展的區域。當我們將人口密度資料與淹水熱區資料進行比對,發現臺南市的淹水熱區幾乎集中在都市新發展區(圖二橘色區塊),而永康區是人口次密集區域中淹水次數最高區域。
圖一:資料來源-臺南市政府民政局
圖二:資料來源-社會經濟統計地理資訊網淹水資訊應用子系統
在探詢「臺南淹水潛勢圖」,該網站針對臺灣各區域以設計好的降雨情境、特定水文地文條件及水理模式演算,模擬防洪設施於正常運作下推算出可能的淹水情形,永康在這個網站模擬下,也是屬於淹水嚴重區域。對於淹水區的出現,該網站指出通常沿海及河岸邊地勢低窪區都是屬於易淹水區域,然而我們發現人口密集程度僅達次級的臺南永康區並未靠海,附近也沒有河川經過,這樣的環境特色卻成為淹水熱區,因此永康的淹水到底還與什麼因素有關?以上的種種懷疑促成了我們想更進一步追根究柢的主要原因。
我們透過淹水應用子系統歷年淹水資料標出永康108-109年的淹水點(圖三)發現,圖中紅線標示為國道1號經過,永康區淹水點多集中在國道一號東側,尤其以圖中虛線圓圈處--崑山科技大學周邊最為密集。
圖三:永康108-109年的淹水點
以美軍測繪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44年)進行疊圖(圖四):從圖中等高線之標示,發現永康區國道一號西側為一地勢輕微隆起之較高區域,國道一號東側今龍潭國小、永康區公所、永康早市、崑山科技大學一帶是淹水頻繁區域均為地勢較低窪的區域。
圖四:以美軍測繪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44年)進行疊圖
俗話說:「人往高處爬,水往低處流。」永康區國道1號東側地勢較低,大雨一來成為收納鄰近高地下注雨水的匯集區域,那真是無庸置疑!
三、打開臺南淹水史,湖泊故事超展開
永康淹水熱區從地圖上看,這裡不靠海,這裡沒有大河經過,為什麼這裡地勢較低窪?有一個東西更勾引起我們莫大的好奇心—地名,我們在地圖上看見「龍潭」兩個字,直覺告訴我們,現在到處都是住宅區的聚落,過去一定不是這個樣子。我們決定以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1898年)進行疊圖(圖五),我們想還原這個地區早期的樣貌。
圖五:以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1898年)進行疊圖
從1898年日治台灣堡圖判讀圖例發現,圖五中永康區標示淹水點的區域在當時大多是無人居住的草地。進一步比對淹水點與舊地名,我們發現今天龍潭國小的位置,在1989年還是蜈蜞潭,潭的西側聚落稱蜈蜞潭庄(圖六)。
圖六:蜈蜞潭位置圖
「蜈蜞潭」:位於鯽魚潭北流注入蔦松溪(今鹽水溪)的溪道上。「蜈蜞潭庄」:清代時為永康上中里地,戰後以蜈蜞潭設為蜈潭村。民國六十四(1975年),改為現在的龍潭村。再繼續往南走,在今天永康大灣交流道附近,發現舊地名:大灣庄、網寮庄、潭墘(圖七)。
圖七: 大灣庄、網寮庄、潭墘位置圖
「大灣庄」:早年位處鯽魚潭東畔之地。「網寮庄」:網指漁網、寮為工作小屋,應指放置漁網的建築,猜測這裡以前是鯽魚潭畔的小漁村。
「潭墘」:「墘」為旁邊或附近的意思。猜測應為鯽魚潭邊圍繞著的住家成為聚落後,稱為潭墘。
最南端的淹水點緊鄰崑山科技大學,校園中保留一湖泊,而一牆之隔的外圍住家飽受淹水之苦,根據該校校史,記載崑山湖(圖八、照片一)為刻意保留的鯽魚潭殘跡。
圖八: 崑山科大裡的崑山湖
在我們查閱地名典故時,一個有趣的地名「鯽魚潭」不斷地在眼前跳動。在日治台灣堡圖中我們找不到這個地名的蹤跡,因此我們決定搜尋更古老的地圖,此時我們只能進入那個還沒有精準比例尺、方向標的年代。我們翻開乾隆17年(1752)《重修台灣縣誌》的台灣縣圖(圖九), 我們終於找到消失的鯽魚潭了。
圖九:資料來源-「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p.50
在圖中我們好像窺見久未重逢的故人—台江,在台江尚未陸化之前,永康的洲仔尾是瀕臨海邊的,而當時的鯽魚潭在台灣府城東側,古鹽水溪之河段上,鯽魚潭與府城之間有一南北向之山丘。根據安倍明義所著的《台灣地名研究》記載:「鯽魚潭」:位於永康區,湖中多產鯽魚,顧得此名,康熙二十二年,台灣府學教授林謙光的台灣紀云:「離台灣(及台南城)八里曰「鯽魚潭」採捕之利,足供均需」。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此湖採捕之利相當可觀。現在鯽魚潭雖然存在,但是已經消失了湖水原來的性質,大灣、蜈蜞潭(多蛭之潭)、埔姜頭、網寮等,乃是開闢鯽魚潭的荒埔而形成的聚落。至此我們終於發現永康的地勢低漥區幾乎都屬於古鯽魚潭範圍,後來鯽魚潭逐漸淤塞,潭水也就逐漸乾涸,而永康的淹水熱區竟與台江陸化過程中殘留的湖泊、河道遺跡有著深切的關係。
四、住家與淹水距離有多近,我們可以這樣觀察
一般民眾在選擇居住環境時,通常會選擇高處避開淹水問題,而根據我們的探究許多舊地名取名的依據都以該地區當時的環境、文化或從事活動來命名,人們如果對一個區域的舊地名多一點理解,或者對舊地形有所觀察,因為也許地名已經多次更動,但總會留下蛛絲馬跡如圖十。
圖十:地名會留下蛛絲馬跡
我們實地走訪發現,聚落名稱不再,但可能留下路名、橋名。昔日大灣庄留下大灣路,網寮庄留下網寮橋、網寮郵局,更多的是像蜈蜞潭(亦稱龍潭)竟也留下了龍潭國小這個地名。這些與「水」相關的地名,不正訴說著它過去的故事。因此,當我們購買房子時,好好的觀察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肆、結論
一、永康淹水問題是人與湖泊爭地的結果
走進永康淹水熱區,此時此地不僅房屋密集,當地的居民甚至對淹水問題抱持著逆來順受的心態。為何人們不懂得「趨吉避凶」的道理?我想可以從本探究的最前面「人口密度」得到合理的解答。淹水問題不必然出現在人口最稠密區域,高速公路的經過與人口不斷往都市集中,外圍區域常成為後來者落腳的地方,府城東側的新興聚落(古鯽魚潭周邊)就這樣形成,但古地形似乎早已注定且預告淹水的問題。都市發展中建商搶建住宅,掩蓋了舊有湖泊與河道,改變地形地貌是屢見不鮮的事情,而這些將使得人們對環境真相慢慢失去了覺察能力。
透過本探究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對自己居家環境的理解,更應學習如何與環境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
二、未來我們還想研究……
本淹水研究,大多聚焦在古地形與現代淹水的關係,但是導致淹水的因素還有許多,有待我們做進一步的探究,而個別淹水區常存在相當的差異性,必須搭配實地訪查,才能有效釐清環境對淹水的影響,我們希望未來還可以對臺南的淹水熱區進行有效的分類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