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敘利亞怎麼了?
截至2020年底,敘利亞難民共有670萬人,而敘利亞難民的來源有兩個。第一個是2011年至今的敘利亞內戰,起因是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敘利亞人民不滿阿薩德家族統治,展開遊行要求民主改革,反抗軍控制區及交戰區遭到政府軍空襲和砲轟,無法居住,甚至出現化學武器攻擊平民事件,但政府軍及反政府軍都不願意承認。第二個則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迫害,伊斯蘭國是非常極端的遜尼派伊斯蘭教義者,他們會集體處決、摧殘與強暴不服從他們的人民。
有些敘利亞難民選擇留在亞洲,有些則是逃往歐洲,難民逃亡的路線可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中地中海路線,由北非橫渡地中海至義大利及馬爾他。第二種是東地中海路線,由希臘、保加利亞南部、賽普勒斯、土耳其前往歐盟國家。第三種是西巴爾幹半島路線,自西巴爾幹半島、亞洲國家,經保加利亞、土耳其、希臘、西巴爾幹半島前往匈牙利。
難民們必須冒著生命危險,花費許多體力及時間越過地中海到歐洲,他們須適應有別於家鄉的天氣,可能會在路途中生病又無法及時得到醫治,好不容易逃到收容國後也會面臨到許多問題。他們必須說服當局,他們是為了逃離國內迫害而逃到收容國,若遭遣送回國恐遭迫害及有不測風險。若收容國有足夠的資源,他們須學習當地語言並接受一套跟家鄉全然不同的教育制度。大部分敘利亞人信仰伊斯蘭教,多數歐洲國家會擔心有過多的伊斯蘭教徒去到當地而改變了宗教信仰比例,對敘利亞難民來說是一種宗教認同的危機。而且媒體長期報導伊斯蘭教的負面新聞,甚至當極端份子策劃襲擊時,多數歐洲人都會想到伊斯蘭教徒,許多歐洲人都對伊斯蘭教徒有負面刻板印象,認為他們都是危害社會的一群人。
二、面對大量的難民潮,各國政府該如何面對?
大多數敘利亞難民逃至歐洲各國,另一群敘利亞難民則前往敘利亞附近的亞州國家,少數也有部分分布在北非,而不同地區應對難民的政策有許多不同之處。
(一)歐洲國家
- 德國:政府花了大筆金錢用於資助難民,其中包含生活費用、醫療補助及零用金,除此之外,還聘請教師為難民提供職業訓練,也不會將境內難民遣返回原國家,並通過多數敘利亞難民的庇護申請。儘管如此,德國政府還是為了防止難民移入造成的治安問題而增加了大批警力。
- 瑞典:瑞典政府試圖讓難民融入社會,但效果不佳。雖提供難民醫療服務、成立職業 訓練等政府機構,但實際在瑞典當地具工作能力的難民為數不多。
- 土耳其:政府在難民身上花了大筆資金,為難民提供教育及醫療設施,並有法律規定,政府須對申請庇護通過的難民暫時保護直至被第三國接受為止。雖然政府對難民提供許多幫助,但難民潮也對土耳其的就業市場造成衝擊,當地人民也對難民不是很友善,甚至帶有歧視的眼光,另外也因語言及文化的差異產生了不少衝突。
(二)亞洲國家
- 約旦:政府沒有設立難民營,讓難民與當地人一同居住,但由於難民愈來愈多,導致民間房價上漲,於是在民怨之下,約旦政府於2014年禁止難民入境。政府於2016年向境內難民發放工作許可證,同時得到國際組織的援助及其他利益,此舉可說是雙贏。在同年政府允許女性難民接受教育,還打算建立產業特區,讓境內難民可在特區內工作。
- 波斯灣/海灣國家:有些海灣國家宣稱自己有接收難民,但在海灣國家的難民並不會通過正式登記,因此是否接收難民一事無從查證。雖然多數海灣國家沒有收留難民,但他們也提供了金錢上的援助,且一直遵循國際規定,不會任意將難民遣返回原國家。
(三)非洲國家
- 摩洛哥:摩洛哥政府沒有成立難民營,任由境內難民散居各地,但會保證難民的安全且不會將他們遣返回原國家。摩洛哥當地的難民雖然不多,但政府有提供教育設備及金錢方面的援助,在2018年,摩洛哥獲得了歐盟的金錢補助,其目的為打擊偷渡客及人口走私犯。
- 埃及:埃及境內有超過12萬的難民,多數難民居住在開羅地區,但其政府似乎沒有對難民提供他們對外聲稱的援助,且當地人對難民的態度不是很友善,甚至希望趕走他們。有些敘利亞難民因宗教相同在埃及前總統在位時獲得較好的待遇,但在總統被推翻之後,埃及警方全面針對此宗教之人,因此許多難民遭警方毆打、逮捕,有些直接被驅逐出境。而同時政府也採取更嚴格的簽證規定,使難民入境更加困難。
表一、各國政府的協助與後續效應
三、收留難民後,又引起了什麼問題?
敘利亞難民到達各國境內後,引發的各項問題,包括伴隨著敘利亞難民而來的國際聲譽、經濟壓力、犯罪事件以及人民意願等各方面的問題,也會同時凸顯各國難民政策的優缺點。
(一)歐洲國家
- 德國:大量難民湧入歐洲,令歐盟措手不及,而德國總理梅克爾則在此時敞開了歡迎的大門,表現了極大的善意。但並不表示全國人民皆大歡喜,一些人的敵視和種族主義也日漸凸顯,2015年針對難民收容住所的襲擊事件超過1,000起,其中有90多起縱火案,是上一年的7倍。僅在梅克爾做出接收難民決定後的一週裡,全德國就發生了8起襲擊難民營的事件。除去德國人民激烈反應外,2015-2016年跨年夜,德國爆發科隆事件,在科隆火車總站前,大量女性受到性騷擾和搶劫,大規模性侵事件給有關難民和上限的爭論火上澆油。
- 瑞典:瑞典同德國一樣,對難民一向抱以開放態度,對於人口老化的瑞典來說,難民的進入無疑帶來大量的人力資源,瑞典政府也一向致力於將難民融入社會,秉持著歐…盟的人權核心理念,對所有難民放行。但在2020年根據報導,這個曾經最安穩的國家,接連發生幫派火併、槍擊砍人、毆打證人、蔑視警察……等一連串犯罪事件,使得瑞典進一步收緊難民政策。
- 土耳其:土耳其位處敘利亞和歐盟的交會點,歐盟將之視為阻攔難民潮的屏障,承受著最大的難民潮壓力,與敘利亞的邊境隨處可見敘利亞難民,不僅無法全數接收,更不能盡數遣返,難民中的可用人才,也多數越過土耳其,去到德國、瑞典等已發展國家。而滯留邊境的難民,經濟能力也並不足以為土耳其所用,入境後的敘利亞難民也並不為土耳其人民所歡迎。
(二)亞洲國家
以約旦為例,約旦是個鄰近敘利亞的國家,資源並不富裕,因為很多約旦家庭曾經也是從巴勒斯坦移民過來,較能對敘利亞難民感同身受,政府也盡力收容難民,但幾年下來,無止盡的難民潮讓約旦人民的資源不斷被瓜分,經濟也漸漸無法負荷,更不乏有約旦人民開始排斥敘利亞難民。
(三)非洲國家
- 摩洛哥:同樣位處歐洲門口的還有摩洛哥,在IS的全盛時期,將近1,600名摩洛哥人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加入IS,而如今敘利亞內戰讓許多原先在敘利亞的IS成員回到摩洛哥,摩洛哥恐成IS成員的駐紮地。
- 埃及:作為難民進入北非的一道途徑,曾經對難民表示歡迎的國家,如今不僅對逃亡來到埃及的敘利亞難民船隻開火,更無故拘捕境內敘利亞難民,政府明顯表示了驅逐敘利亞難民的意思。
表二、難民在各國引發的問題
四、對於難民,我們到底要不要收留?
瑞典、德國政府對於難民十分友善,入境條件寬鬆,給與資源優渥,卻令國家成為犯罪分子的猖狂之地;而丹麥雖讓國家人免遠離了上述問題,但抗拒難民的態度卻讓敘利亞難民的人權以及丹麥的國際聲譽遭受損害。
(一)歐洲國家
- 德國:最初,面對大量難民,歐盟以及德國政界皆是手足無措,也找不到阻攔難民的理由,總理梅克爾便索性敞開邊界,開放大量難民入境,人數相當可觀,約兩萬難民到達德國慕尼黑車站,德國人夾道歡迎並和雙方擁抱的景象更是登上了國際舞台,為德國博得了良好聲譽。但在一些德國人熱情歡迎的同時,另一些人的敵視和種族主義也日益凸顯,2015年針對難民收容住所的襲擊事件超過1,000起,是年跨年夜,科隆事件爆發,使難民議題愈演愈烈,對難民抱持抗拒態度的德國人民發起遊行,令德國政府陷入了兩難。
- 瑞典:瑞典一向以大方著稱,一直歡迎尋求避難者。但是近年來,難民人數大幅度增加。去年,總人口還不到一千萬的瑞典總計接受 80,000人的避難申請,這是歐盟中人均最高的一個國家,總數僅次於德國。但敘利亞難民直線上升的人數卻讓瑞典政府的開門政策遭受到質疑。瑞典政府一直致力於讓敘利亞難民融入瑞典社會,也有人擔心,將如此眾多的難民融入經濟體系和就業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和衝擊。此外,瑞典無條件地收容難民,導致境內的犯罪事件不斷增加,使得瑞典的安全指數不斷下降。
- 土耳其:土耳其位於歐洲的門口,一直被歐盟作為阻擋難民的屏障,但歐盟卻遲遲未實行雙方的難民交易,2020年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將他一再發出的威脅付諸實施。土耳其把庇護申請人和移民直接送至與歐盟成員國希臘和保加利亞接壤的邊界線。較有知識水準的敘利亞難民多數前往已發展的歐洲國家,而滯留於土耳其邊境大多都是中下資產階級的難民,對於土耳其較沒有太大的幫助,土耳其人民也並不大歡迎敘利亞難民,但礙於與歐盟的難民交易,土耳其並不能將難民遣返回國。
(二)亞洲國家
以約旦為例,約旦是敘利亞的鄰國,由於許多約旦家庭同樣是來自巴勒斯坦的難民,對於敘利亞難民的感觸頗為深厚,因此,約旦人民一向對難民抱持著歡迎態度。但儘管有著世界最大的難民營之一,在約旦這個並不富裕的國家卻無法提供完善的資源,甚至性暴力事件頻傳,隨著日漸增加的到境難民,約旦本地人也表示,社會和經濟層面都遭受到了極大的壓力,部分約旦人民也漸漸不滿難民的到來。
肆、結論
一、難民人權重要,國家經濟也重要
敘利亞難民的來源有兩個,第一是敘利亞內戰,而爆發的原因是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民眾發覺自己擁有權利,抗爭反對領導人,引發「阿拉伯之春」。難民的第二個產生原因是伊斯蘭國迫害,他們集體處決、摧殘與強暴不服從他們的人。人民基於安全考量,才會逃離家鄉,成為流離失所的難民。
很多國家境內皆有難民,但並不是所有國家政府都有採取適當收留難民的措施,有些國家甚至不承認那些難民的存在。在敘利亞難民到達各國後,部分國家選擇對敘利亞難民採取友善、包容的態度,如德國、瑞典,他們無條件地讓因戰亂而顛沛流離、飢寒交迫的難民進入國境,更甚者還有國家人民夾道歡迎,相互擁抱的盛況,這些國家不僅提供優渥的資源,也頒布政策讓難民融入國家社會,成為國家的助力,不僅成功保護了敘利亞難民的人權,更為國家創造了極好的聲譽。但在另一方面,部分難民到達國境後,卻不斷在國境內滋生事端。某些難民因為特殊原因,無法受到收容國的居留許可,因此產生憤恨、不甘的心理,進而做出不可理喻的行為。
種種問題導致收容國內反對收容難民的聲浪一波比一波洶湧,右派民粹主義迅速崛起,收容國領導者接連受到質疑,某些本就不富裕的國家隨著無止盡的難民到來,經濟壓力也越來越重。而回過頭看看如今尚未被接收的難民,無數人背井離鄉,攜家帶眷的遠離自己從小生長的家鄉,長途跋涉的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中途可能為了生存而受到人蛇集團的虐待,亦或死於沙漠、海洋等危險地界,許多幼小的孩童自出生便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女孩子十幾歲的年紀就得為了家中經濟開支而嫁人。到了收容國後,若無法融入社會,便只能過著最底層的生活,仍可能遭到性暴力、性剝削,難民毫無人權可言。
一個國家收留難民與否,同時須考慮本國公民與難民的基本人權。無條件接受難民,會造成本國的人民的資源受到排擠,甚至影響國家的治安;而若不接納難民,則難民的生存權堪憂。因此,採取有條件的接納難民,且依法列管使其成為合格在該國居留,並提供難民居住與工作機會的配套,為各國普遍的作法。
二、未來展望
本文主要剖析各國政府對敘利亞難民收留與否及其兩難進行探討,各國對於難民收留與否的態度大不同,未來可針對各國與敘利亞人民之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脈絡深入探索,更能以不同的角度詮釋該國收留與否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