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上學時間過早,學生大崩潰!
(一)三分鐘讓你了解臺灣學生有多血汗
根據2016年《風傳媒》周佳萱報導所製作的圖表可知,每個國家平均到校時間有所不同,多半落在早上8點到8點半之間,最晚者甚至可以9點到校,而臺灣則需要於7點半就到校,僅次於巴西和北韓。
除了到校時間之外,臺灣上課的總時數也居冠,如能縮短在校時數,便能使延後上學少一道阻礙。
表一:各國學生在校時間一覽表
(二)晚睡晚起才是王道?
1.青少年的生理需求
- 關於睡眠時數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3歲兒童每天需要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則需要8至10小時。
然而根據臺灣兒童福利聯盟在2020年8月17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臺灣中學生和高職生平均睡眠時間僅僅只有6.9小時。
- 關於晚睡晚起
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團隊日前發表於《學習、傳媒與科技》期刊的研究指出,年輕人上課打瞌睡實屬「非戰之罪」,因為青春期體內荷爾蒙分 泌產生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時鐘,若要在早上6點起床上學,前晚11點—就該入睡 ,但青少年往往在半夜2點仍精神奕奕。
2.臺灣歷來的延後上學聲浪整理
延後上學的議題從2011年開始就不斷被提出,從我們蒐集的資料來統計就高達五次,但都未得到具體回應,由此可知,在延後上學這件事,或許還有什麼困境卡在裡面。
表二:臺灣歷次延後上學之議題彙整
二、延後上學真的有理嗎?
根據我們蒐集的資料,延後上學產生的正面效益,結果整理如下。
表三:有關延後上學研究的正面效益
以上方表格來看,我們發現延後上學的正面效益可歸納如下:
(一)身心健康
- 更充足的睡眠
- 抑鬱症狀減少
- 困倦感得到改善
- 嗜睡程度較低
- 憂鬱症狀較少
- 幸福感提升
- 心情更加平和
- 反應更快速
- 負面情緒較少
- 睡眠若不足,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
(二)學習效益
(三)降低青少年事故及常規管理的困擾事故發生率
(四)經濟效益
- 因為成績進步間接導致技術人才增加
- 因為升學率提升間接導致經濟勞動力增加
三、踢爆!教育部為何不作為?
(一)聽聽教育部和地方政府怎麼說!
- 臺灣教育部2018年回應:若縮學生上課時間,將造成學生無足夠時間學習所定內容及培養基本素養,也將學生課間活動時間壓縮;且學生課後學習、活動安排需相關配套措施,方能引導學生依興趣進行多元學習,達成適性揚才的目標。
- 臺灣教育部2021年回應:上學時間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範圖,交由各區自決。
表四:各縣市政府2021年真對延後上學議題的回應
在整理了上述資料後,我們發現:
- 開始先由教育部把事情交給地方政府,再來有些縣市政府再交由學校自決,導致學校不敢決定。
- 各縣市提出的解決方案有:
- 上午8點30分以前可安排集會、導師時間、晨讀、社團、體育活動或學生自主學習等。
- 一週至少安排2、3日到5日供學生自主學習。
- 作息自上午7點45分開始,並讓學生自主選擇是否參加學校於學期中辦理的第8節課業輔導。
(二)難關重重,阻礙層層
- 交通
如果真的延後上學,學生的上學時間可能就會跟大人上班時間衝突,不只難接送,還會碰到上班的尖峰時期,導致大塞車。
- 課程
現在國中的課程非常多元,有很多科目要上,若是要延後上學那課程進度就會很趕,甚至上不完,還得要利用時間補課。
- 放學
若要延後上學,也得要延後放學,因為教育部有規定上學的學習總節數,能調整的空間不大,所以延後放學其實是需要的。
- 補習
放學後大部分國高生都要補習,所以如果延後上學,可能會導致補習班下課時間延後,也會比較晚回到家,造成更多困擾。
- 反效果
現在的上學時間早都習慣早起,如果要延後上學,好習慣也會跟著改變,反而漸漸養成了晚睡晚起的壞習慣,影響學生的作息。
- 晨間活動
延後上學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早修砍掉,那這些無法實施的升旗、讀書、考試、打掃……等晨間活動該怎麼辦呢?沒有辦法,只能在下課去完成,這樣反而會造成下課休息時間減短。
肆、結論
一、延後上學有理,關關難過關關過
根據蒐集的資料顯示,與各國相比,臺灣的上學時間相對其他國家來說較多,上課時間也早於大多數國家,上學的時數反而較長;而希望延後上學的想法,並不是只有我們提出,根據研究結果,至少被提出了6次。
我們發現延後上學之所以會一直被提出來討論,是因為學生正在發育,生理時鐘會更偏向晚睡晚起,因此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而且研究也顯示充足的睡眠能使課業成績也變好。
但是一直還沒有辦法實施,則是因為課綱、家長接送、課程問題等,導致一直無法實施。
要讓延後上學變得可行,還必須先解決以上各項問題,調整後要改變的地方可能更多或更為複雜,牽涉的層面也可能更為廣泛,需要花上更多時間解決,不是單一個團體或個人就可以解決的,所以延後上學要真正實施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二、本結論可能的限制
我們從這次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得知,衛生紙假新聞不只發生在臺灣,也發生在其他國家,不僅如此,各式各樣的假新聞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已成為當前全球關心的議題。因此,組員們未來想以目前探究所得的知識為起點,做更深入、詳細的分析。例如:我們很好奇,當一群人接觸到一則訊息時,會產生哪些反應?是全然相信?亦或抱持懷疑的態度?各有多少比例呢?接著,我們想知道,人們看到訊息時的反應與他們的年齡、性別、學歷、職業等背景是否有關連?是否有差異?若以線上數位閱讀所學的資訊為基礎,再進一步對不同區域的民眾進行訪問或抽樣調查,便有機會做資料的交叉檢核與補充。假如能了解更多,就有機會找出問題所在,提供較適切的預防宣導教育,或針對假新聞的問題思考出更適切的解決方法。
三、對未來探究的期許
目前我們蒐集到的各方說法資料多止於2017前的資料,希望可以再蒐集更新的資料,以做出更完整周全的假設,使整個討論更具有建設性。
我們也希望這個報告如果可以上達教育部,提供政策規劃執行一些小小的參考。未來類似的比賽,也希望能有更專業的領域專家或教授可以提供我們研究的思考或協助,能做出更全面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