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登山風險,安全向山行

學校:新竹縣竹東鎮中山國民小學
作者:曾繼慶韓岩希張弘毅蕭博仁
指導老師:曾恕彰張依惠

摘要

台灣為登山大國,境內山岳林立,登山風氣也十分興盛。自疫情無法出國後,更吸引了大量人潮湧入山境,在許多著名山林聖地,在假日更是人滿為患,停車位一位難求,其中也不乏登山素人「越級打怪」挑戰高難度的路線,導致登山意外頻頻發生,讓救難單位疲於奔命,也引發社會大眾高度注目。本研究試圖從數據分析及登山意外新聞中,抽絲剝繭,瞭解登山意外的樣貌並釐清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建構登山安全的觀念,讓民眾縱橫山林之餘,也能平安往返,留下美好的回憶。

壹、山難次數爆表,警消疲於奔命

   新聞上不時傳來山難的新聞,甚至有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我們發覺山難非常頻繁,尤其 2021年台灣疫情爆發後,山難更是增加了很多,引發社會大眾普遍關注,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91年山難事件為38 件,到了110上升到398件,這麼高成長的意外事件發生件數,不得不讓人去探究山難原因是什麼? 也希望經由我們的研究,能夠減少山難事件的發生,讓登山活動更安全。

貳、探究架構

   我們想了解如何改善山登山安全,首先要知道山難事件的概況,像是山難的定義、山難數據統計、登山的風險等重要子題;接著對山難事件進行分類並瞭解其中的過程及事故原因。有了這些重要的數據及資料後,我們找到了相對應的登山安全觀念,有些是救難單位的建議,有些是登山高手的心得,有些是政府部會的作法,逐步建構出增加登山安全的作法。
一、探究子題
(一)你不可不知的登山風險
(二)破解山難謎團
(三)安全縱橫山林,Let´s go!

榮譽

「111年度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國小A組特優

類別

111年度/國小

標籤

登山/山難/戶外安全

轉載分享

二、探究架構圖

參、主要發現

一、你不可不知的登山風險
(一)疫情助攻,山難新聞屢屢躍上新聞版面
  何謂山難?根據消防署定義,民眾於山域從事登山、健行、賞景等運動休閒,遭遇身體、生命危害或意外事故等。在民眾印象裏,過去十幾年前山難是「時有所聞」,但如今已變成一種常態性或經常性的存在,從官方數據中,也可以看出成長十分明顯,這些山難的發生有各式各樣的原因,但以迷路最大宗,其次為創傷,疾病及墜谷等等。至於事故發生的族群,以自組隊伍為高。年齡層多趨於50到59歲的中高齡,救援人力多以消防機關為主力。

(二)忽視登山風險,揪團觀光強攻山林祕境
  眾所皆知,台灣山區降雨量變化大,山高谷深、地形破碎,極容易引起事故。爬山非常多樣,從小百岳到百岳吸引廣大山友爭相競逐,路程也從短短數小數到十餘天往返都有,當然其中所承擔的風險也有很大差異。這些年在影音平台及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帶有高技術高體能的登山活動,也逐漸朝向親民化、觀光化發展,大量的網路揪團,隊友素質不一就成為山難主要族群。
(三)法規政策鬆綁,人人皆可輕鬆入山,獨攀也可以
  隨著過去幾十年來不合時宜山地管制的檢討,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在2019年10月21日正式宣布開放山林,鼓勵民眾親近大自然,減化申請手續並提出多項配套措施。當時申請進入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人數立即成長了三成,隨之而來的山難也就逐漸增加起來。其中又以獨攀最容易引起議論,其實這與其他先進國家的作法一致。因為開放山林的重要精神,除了政府需負起教育責任外,登山者也必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破解山難迷團
  在網路上蒐集了大量的山難新聞後,研究其過程,發覺其成因可歸因為五種類型:路線迷途型、地形所致型、天氣影響型、身體不適型及準備不足型山難。以路線迷途型山難為例,此類山難一直高居山難事件的首位,因為當一個人發現自己真正迷途時,內心就會隨著時間開始惶恐、不安、急躁,並做出錯誤判斷,導致情況更加惡化,例如111年初和碩前副總裁爬山失蹤事件。


三、安全縱橫山林,Let´s go!
(一)出發前你該做的事……
  登山公認是一種嚴謹的體能性活動,所以充足的準備是實為登山最重要的第一步,主要項目有評估自己的登山能力,選擇適宜的山岳路徑,準備登山救難包、評估天氣變化、瞭解路徑最新狀況、慎選隊友、下載離線 APP,以及將登山計劃給予留守人等。
(二) 行進中隨時做好撤退打算
  登山界有句名言,叫做「山永遠都在」,而且旅程的終點不在山上,而是安全的回到家。這意味著登山要有撒退的勇氣!所以在行走時就要常評估各項狀態,包括體能、天氣、路程、隊友狀況等,例如可以根據自己的腳程與路線長度,設定折返時間與地點,只要在預定的時間尚未抵達,這時就該回頭下山了!除此之外,也要隨時評估天氣變化,因為下雨會增加失溫、滑倒的風險,若是雷雨來臨,在稜線上則需盡速下撤。
(三) 你該膫解的熟悉自救應變措施
  當突發事件來臨時,登山知識與技能往往才是救命的關鍵。「最近的救援很遠」是登山時最重要的基礎認知,一般來說只要離開山屋、登山口超過3公里,救援至少要1小時以上才能抵達,長程路線更是動輒1~2天。真的意外發生時,必須尋找安全避難處所來保護自己,同時在路途上建立適當的標誌,讓救援人員迅速發現受困位置,留意待援「333原則」:即失溫只能撐三小時、缺水可以度過三天、沒有食物則可以維持三週。
(四) 登山專家均覺得目前登山教育不足
  登山教育涵蓋十分廣闊,從登山裝備、登山穿著、登山技巧、登山醫學、科技運用、登山氣象,也包括登山倫理、無痕山林等觀念。國內著名的女性登山家-江秀真,兩度登上世界最高峰,完攀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自二○○七年開始全台校園巡迴演講,她造訪學校已超過一千一百所,不斷為普及登山教育而努力。有山岳第一網紅之稱的雪羊說到:爬山是一種「換位生活」,需要學習各式各樣的知識,來降低自身的風險。
(五) 加強山域安全設施
  許多人上山後才發覺手機訊號非常微弱,所以林務局及國家公園努力在手機訊號不佳的地方,廣泛建立通迅點,因為通訊點可用來報平安、打卡,出事時是救急、救命的關鍵。除此之外,政府每年均編列改善登山環境與設施經費,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為例,曾在109-112年中程計畫中,興建多間避難型山屋以改善山屋環境及步道安全設施。
(六) 提升整合搜救能力
  野外急救是一個獨特領域,並非一般醫師可全然勝任,因為醫生往往有學理,但缺乏野外實作經驗,並且很難以待救者的觀點來思考。所以國內需要培養更多具有培訓野外急救專業人士。2011年著名的張博崴山難事件,事件後續引發國家賠償、山難救助體制等爭議與討論,可見得成功的山難救助,必須結合不同屬性的參與者,發揮團隊的力量,才容易達成。甚至有專家建言,台灣該有專門的山域搜救隊,取代防災救火任務的消防局。
(七) 修訂法規政策
  雖然政府採開放態度,但各縣巿政府卻沒有照走,因擔心搜救過於頻繁及衍生龐大費用,因而制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該條例均訂定了許多罰責,例如花蓮縣李明翰山難事件後,將出事的哈崙鐵道予以封山。許多山友對此不認同,形同是技術性阻礙人民親近山林,與國際登山發展趨勢背道而馳;並提出改進重點應置於落實面山教育推廣、提升登山者自我負責之意識、協助民間建構一個完善的山域救援機制。


肆、結論

一、山難越多,登山就越危險?
  山難的確增加很多,但從國家公園入園申請人數暴增、獲救比例及死亡率來推估,山難主因是參與登山人口變多,而導致需要救援的量變大,讓各消防人力不勝負荷,但危險程度並沒有顯著提升。山難通常是複合狀況下產生,例如準備不足又遇到天氣不佳,而產生身體不適等狀況。如果出發前多做準備,路上隨時做好撤退打算,即可以減少意外的發生。我們研究也發現減少山難事件並非改善單一因素即有立竿見影效果,必須多管齊下來進行,像是登山教育、自救應變能力、野外搜救能力等。


二、未來我們還要想要研究
  我們研究說到的山難救助,是指緊急狀況下需要求援,但是否許多是非急難救助,有濫用救難資源之疑,例如:走不動了,就請直昇機協助,其認定很難有明確標準,將來可以研究怎樣的情況下,才適宜進行山難救助,才能讓搜救資源發揮最大效能。

伍、參考資料

  1. 山難訊息通報(Facebook)
  2. 內政部消防署。110 年上半年山域事故案件概況(2021.12.27)。
  3. 內政部消防署。山域意外事故 人命救助機制現況及策進(2017.04)
  4. 太報Tai Sounds。地平線上三公里的視界 山岳間的攝影者雪羊(2021.04.18)。
  5. 健行筆記。【登山安全】在山上,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6. 健行筆記。山難事件漫漫談 山難危機自處與求援(上)。
  7. 教育部。向山致敬 啟動山林政策新思惟。
  8. 維基百科。台灣地理。
  9.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Facebook) 登上 6476,高峰的里程碑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