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補習真的有用嗎?

學校:臺中市西屯區漢口國民中學
作者:洪振晏石涴云沈雅婷簡心愉
指導老師:童品華

摘要

為什麼很多國中生補習?補習有用嗎?根據我們的探究結果,補習的原因有家長要求、學生自己想提升成績、受到同儕影響等等。補習的優點有提升學習動機及成效、交流學習、結交朋友、增加自己的知識等等;而補習的缺點有:占據了大量時間、睡眠不足、社交圈子收窄、影響於家庭的投入時間、其他活動的投入時間、自行利用的讀書時間、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打擊信心、產生疲倦感、經濟上的負擔等。最後我們發現,補習不一定能提升學習成效,良好動機心態和時間管理,還有學習策略及方法學習才是真正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

壹、補習?補腦?補心安?上癮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程度提高,大家越來越重視成績,也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補習,但實地探問身邊的同學,卻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補習,而且補習後的成績似乎也沒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我們想透過研究瞭解補習是不是真的必要,是不是對每個人都有用?

貳、探究架構

  我們想了解現在的國中生為甚麼要補習,補習到底有甚麼用?首先我們確定了我們研究中所謂的補習範圍在哪裡?接著去探討國中生補習的原因和動機,再從補習所產生的正面效用以及負面缺點來探討補習的利與弊,最後我們彙整資料之後,去分析真正影響補習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
一、探究子題
(一)補習到底在補什麼?
(二)不想輸在起跑線!
(三)學生的救贖?
(四)越補越落後!
(五)到底要不要補習?

榮譽

「111年度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國中C組優等

類別

111年度/國中

標籤

補習、教育

轉載分享

二、探究架構圖

參、主要發現

一、補習到底在補什麼?
  依據本國《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所規範:「補習及進修教育區分為國民補習教育、進修教育及短期補習教育三種。」
  1. 國民補習教育:已過學齡,但尚未接受過九年國民教育的人們,重新接受學校教育(國小、國中)。
  2. 進修教育:已過學齡,已受九年國民教育之國民,重新接受後續階段的學校教育。
  3. 短期補習教育:不論學齡,志願增進生活知能。
  Bray(2003) 認為補習稱作「影子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三:
  1. 補習的出現乃基於正規教育的存在。
  2. 補習經營的規模及形式會跟隨正規教育的制度而改變。
  3. 補習受到的社會關注通常較正規教育為低。
  而何瑞珠的研究中說到:「『補習』基本上指正規教育以外的教學活動, 是學生就正在學校修讀的科目在正規課堂以外的補充學習。」 柯惠閔(2012)將課後補習定義為:「放學後中小學學生參加了校外的課業輔導(以下簡稱為補習),由家長支付費用,針對語文、數學、理化等智育科目做加強,以提高在學校的學科表現。」兩者的說法,也印證了Bray補習的出現乃基於正規教育的存在的說法。
  關於補習的類型,黃琇羚、林庭瑀的研究將補習分成以下幾種類型:先修班、補習班(補救)、衝刺班、升學班、綜合班和非課業性質的才藝班。李介至、蔣雅琳、陳富玲、黃巧瑩(2009)的研究則將兒童補習大約分成安親班、課業補習班及才藝補習班等三類。
  綜上所述,我們的研究採用《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對短期補習教育的定 義,並將短期補習教育的類別再歸納為課業性質、非課業性質和照顧性質。其中非課業性質補習即才藝班,照顧性質補習即安親班,而我們研究中所關注的補習,是這裡的課業性質補習,並根據目的,又可分成超前學習和補救學習。
  我們將補習的定義和類型歸納整理成以下圖表:


二、不想輸在起跑線!
  補習的原因和動機可以分為環境、家長和學生三個層面:
(一)環境方面
  因為升學主義十分興盛,很多人想考上理想的高中,所以有的家長會把補習班視為對孩子重要的教育投資(邱永富,2002)。在升學壓力之下,課後補習的情形越來越多,花樣也越來越多(林大森、陳憶芬,2006)。再來是整個社會的雙薪家庭增多,使家長沒時間照顧小孩,放在補習班成為一個較好的選擇(NTUEDUSA ,2013),既有人保證小孩的安全,又可以讓孩子學到東西。
(二)家長方面
  除了沒時間照顧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很高,期望孩子在未來有較佳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林慧敏,2008),也希望孩子在競爭中嶄露頭角,才將孩子送去補習班。
(三)學生方面
  大多學生是因為看到身邊同學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害怕自己的競爭力不夠、擔心自己的學業落後,所以才去補習班。而有的人則是為了滿足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想要提升成績,才前往補習班。(王韻婷、 李岦陽、林苙蓁,2019)

  我們將這一些補習的原因和動機歸納整理成以下圖表:



三、學生的救贖?
   補習可以溫故知新,可以加強某特定科目,並且針對自己的弱點去補救,藉由提升成績,進而提升對學習的自信。補習還可以找到一些比自己身上優點更多的人,可以經常在一起交流。透過補習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在額外的時間裡提升自己;成績不佳的學生,可以趕上進度。
(一)教學方式與策略
  1. 有趣活潑的教學方式:
    學校的師資緊迫 ,而且教學時間也不足,所以家長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而在補習班不僅教材創新,有時還會與時事結合,讓孩子會產生共鳴,還會增強實力。(吳志榮,2015)
  2. 有效的學習策略:
    補習班透過學習指導增加學生的知識,讓學生針對自己比較弱的地方去加強,有些補習班會指導學生將筆記做得比較清晰,提升學習的成效。(臺灣光華雜誌,2006)
(二) 環境與同儕
  1. 提供較優質環境:因為學校師資參差不齊,導致在學校根本聽不懂,所以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補習。(臺灣光華雜誌,2006)
  2. 同儕刺激競爭交流:在補習班因為大家都在學習,所以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不僅可以協助他們不懂的地方,還可以結交到不同的朋友。
    我們將這一些補習的正面效用歸納整理成以下圖表:



四、越補越落後!
  根據資料整理(曾莠雅、林冠吟、周瑋煖、羅雅怡、呂怡玫;林馨怡,2016;王怡敏、陳逸媛、鍾子威,2012;中時新聞網,2021),補習可能產生以下的負面影響:
(一) 剝奪大量個人時間,造成身心俱疲
  我們發現補習占據了很多的課後時間,造成平日學生很晚才到家,進而影響到了睡眠時間,花了很多時間在補習上也會導致和朋友疏離,也會影響跟家人相處的時間還有自己可以運用的讀書時間。長時間的學習和太多的補充資料都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倦感。
(二) 被動接收失去獨立思考,超前學習產生惡性循環
  補習的內容固定,學生沒辦法針對有興趣的內容去做延伸,而且補習班常常會直接把已經整理好的資料丟給學生,導致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甚至會覺得已經在補習班學過了,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就不想聽;再來補充資料太多,也常將學生搞得暈頭轉向,進而打擊信心。
(三) 經濟負擔沉重
  補習的時間長,費用也不便宜,所以會造成經濟上部份的負擔。

  我們將這一些補習的缺點歸納整理成以下圖表:


五、到底要不要補習?
  根據搜集到的資料,我們發現補習有效與否的關鍵因素,可以歸類為六點:
(一) 學生自身能力:補愈多,愈厲害?
  天下雜誌(2019)指出孩子的精力是否足夠,影響能不能充分吸收補習所學。而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後續調查也提出了「灌溉理論」,說明補習就像灌溉,「如果灌溉得太多或沒用對方式,可能就無效,甚至反效;對於原先能力已較好者(已經學到該學者)若多給予灌溉, 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也就是說學生本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給的東西太多,超過了學生能負荷的範圍,無法真正吸收,那麼就算補得再多,也沒有用。
(二) 時間:沒有時間可以消化知識,去了補習班反而本末倒置
  根據聯合報(2021)的專訪報導指出,有許多家長覺得把小孩送去補習,有人幫忙盯,成績自然就會變好。但是他們忽略了補習班可能會有損友,可能造成反效果。而且補習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學生沒有時間消化學到的知識,補再多也沒用;也少了很多休息的時間,到最後可能上學的時間都在睡覺,導致學習效果更差。
(三) 動機和心態:主動優於被動,過程重於結果
  天下雜誌(2019)學者建議可從以下幾點分析學生是否需要或適合補習:分清楚是為了孩子還是父母排定生活目標優先順序、衡量孩子時間和家庭經濟狀況,以避免造成補習的反效果。聯合報(2021)的專訪報導則指出分清楚是家長或小孩想補習,及為了什麼而補習也很重要。學生主動說要去補習,會比家長強迫去補習還要積極,如果學生沒有在乎學習的過程,只在乎結果,這樣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四) 補習班本身的條件:專業師資、優良環境、創新教材帶來正面效果
  吳志榮(2015)的研究提到:「學校教師的專業程度以及教學動機是否強烈,都足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動機和成效。同樣地,沒有經過師資培育、沒有通過國家教師檢定或不具備教育背景的補習班老師,素質優劣差異。」所以並不是補習就一定會帶來好的效果,選擇比較專業的老師,環境較好,教材創新的補習班,補習會比較有成效。
(五) 考試的範圍和題型:考試的範圍較小、題型較無變化,補習較有功效
  國教院助理研究員林明佳(2017)觀察,現在會考英文考科,已出現大量素養題型。如閱讀長篇文章或故事,進而考學生對於文章脈絡邏輯的掌握, 過去單考文法的題目,已漸漸減少。面對這類的考題,補習便不一定有用。所以說有些死記死背的東西,補習班反覆加強後,就可能帶來正面的效果。但如果遇到多元的題型,而補習班沒有去加強,也就沒有用。
(六) 策略及方法:良好的時間規劃、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更能提升學習成效
  聯合報(2021)的專訪報導指出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策略,也是學習是否有效的關鍵,與其大量補習,不如培養良好的策略方法。
  1. 時間規劃:面對繁重課業,做好休息、念書、作業等時間的分配與規劃。
  2. 學習方法:建立各科的學習流程及方法。
  3. 學習習慣:建立念書習慣,培養孩子課後固定的念書時段。

  總結來說,學生去補習班如果只有學到老師整理好的東西,那這樣的補習對學習的幫助並不大。但如果學生去補習可以學到如何良好的規劃時間、整理知識的策略跟方法,並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這樣的補習就會比較有成效。

  綜合上述的資料,我們將歸納出來的六點影響因素,繪成心智圖如下:


肆、結論

一、 結論
  我們的研究裡所指的補習是《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中定義短期補習教育中學業性質的課業補習。
  我們歸納分析後發現,補習的動機有可能是環境中升學主義興盛,且雙薪家庭漸多,家長更有資源投入,同時也更沒有時間照顧小孩,也有學生自己想提升成績,或受到同儕的影響。
  而補習帶來的正面效用有:能因為老師的教法創新,而提昇動機,並因為學到好的策略,而提昇成效,並且透過和不同的人互相交流學習,能結交不同的朋友,還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識。
  補習也可能產生不少缺點,像是占據了大量的課後時間,所以會排擠掉其他的時間,造成的不良影響包括了:睡眠不足、導致社交圈子收窄,甚至影響家庭及其他活動的投入時間,也減少了能自行利用的讀書時間而影響學業成績。另外補習的內容固定導致學生無法針對有興趣的課程內容多做延伸,也可能讓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學生接受補習後,因為學習的內容補習班都已教過了,所以就不想聽學校上課的內容。再來補充的資料太多,可能將學生搞得暈頭轉向,進而打擊學生信心,所以容易產生疲倦感。而且補習的費用通常不便宜,也會造成經濟上部份的負擔。
  影響補習是不是有效的關鍵因素在於以下六點:學生本身的能力、考試的範圍和題型、動機和心態、補習班本身的條件、時間、學習的策略及方法。就學生能力而言,必須依據學生的能力給予適度的量,給過多的量,學生也無法吸收及負荷;考試的範圍小、題型在沒有變化的時候,補習可以發揮比較大的效果,當考試的範圍大、題型變化多的時候,補習不一定有效果;在孩子主動要求補習並且重視過程會比較有效果;補習班的師資比較專業或環境比較優良、教材較創新的,可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反之則不然。花太多的時間補習,沒有時間可以消化知識,有時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所以補習不一定能提升學習成效,有沒有良好的學習策略及方法,才是真正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
二、研究限制
   我們除了引用學術文章,也引用了大量的一般網站資料,所以資料的真實性有待商榷,而且部分資料的年代比較久,經歷不同的教育浪潮、台灣過去的教育程度及方式,跟現在已經有很大的差異,背後的原因、內容有沒有改變,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議題。

伍、參考資料

  1. 台大教育學程學會:從補習的動機,看學校之不足
  2.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補習/不補習?有這麼重要嗎?(摘錄自關秉寅與李敦義之研究)
  3. TCBS新聞網:有片/補愈多成績愈好? 研究「這年齡」補習最有效
  4. 台灣社會學刊:同儕補習風氣對國中生學習成就之影響
  5. 東華三院教育科教育心理學家盧定欣:補習兩面 「睇」
  6. 成語故事:【補習】的意思是什麼?【補習】是什麼意思?
  7. 百合問答為什麼現在學生幾乎都要補習?
  8.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何瑞珠:從國際視域看東亞社會的影子教育
  9. 吳志榮(2015)。補習班學生學習成效影響因素探討-國內某國、高中文理補習班之實證研究。
  10. 中州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李介至、蔣雅琳、陳富玲、黃巧瑩(2009)。幼兒學習才藝之現況調查分析。
  11. 貝塔百科網:為什麼學生要上補習班,學生為什麼要上補習班
  12. 周蕙茹(2010)。補習教育與升學主義。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84 期。
  13. 林慧敏(2008)。台灣學生補習動機之探討,650 期,57-56 頁。
  14. 邱永富(2001)。補習班之服務品質-以屏東縣某立案補習班為例。國立中 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 柯惠閔(2012)。國中生參加課後補習與其學習動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彰化縣國中為例。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
  16. 迪克知識網:補習班的壞處於好處,關於上補習班的好處與壞處。
  17. 腦筋網:補習班有什麼利與弊?急用!速答,補習班的有什麼壞處? 急
  18. 維基百科:補習班
  19.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4 期。
  20. 親子天下認識6大數學補習體系
  21. 聯合報:國中課業變重一定要補習? 培養2個學習習慣更重要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