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一指點餐,萬家送餐:外送平台的時代來臨
台灣外送平台服務的是指顧客在線上平台或軟體上訂購商品(此研究特指外送食物),再讓專員代為取貨並送達顧客指定地點的一個服務業。由表3-1可知:1991年,台灣出現第一家擁有外送服務的餐廳——必勝客。隨後於2012至2018年間,Foodpanda、UberEat、Honestbee、有無快送、Deliveroo陸續進入台灣,目前後三者皆已停止營運。2020年,疫情爆發,兩大外送平台(Foodpanda、UberEat)快速發展。
另外,我們發現台灣外送平台快速崛起主要是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政府開始實行「社交距離」等政策,餐廳內的座位數調整後大約只能容納原先一半的客人,消費者也基於安全問題,減少了去餐廳的次數,再加上疫情並未有減緩的趨勢,導致餐飲業為尋求活路,不惜使用幾乎賠本販售的模式。
二、外送平台食安風雲:衛生稽核大解密
近年政府主要會查核「美食外送平台業者」及「與美食外送平台合作餐飲業者」食品業者登錄、相關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實施情形、產品責任險、有無貯存等十項、「外送服務員」衛生管理、運送時之温度保存、運送箱之清潔、外送食品包裝有無防止交叉染污之措施等四項。並發現供餐的業者多於員工體檢、傳染性疾病風險、冷凍冷藏區隔、食材堆放地上等方面有缺失。也建議外送相關單位要做到黃金1小時送達、冷熱餐食區隔、運送保溫、定期清潔運送箱及食品業者登錄。部分縣市政府對此提出了解決方案,如辦理網路美食外送平台餐飲業者衛生講習和建立「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等。
三、味蕾冒險家注意!外送平台食安懸疑探險
我們在探討過後將外送平台的食安疑慮分為餐廳面向、運送過程面向及外送員面向。第一者的疑慮主要為食物是否有得到妥善的包裝、店家本身衛生環境、是否把冷飲跟熱食分裝、食材有效期限、食材覆蓋防汙程度及冰箱溫度監控等;第二者的食安疑慮主要為過程食物受污染、無法確認外送員是否觸碰過食物、外送時間長滋生細菌、因路途長路況差而打翻或酸腐等;第三者的疑慮主要為、手部清潔、外送箱清潔程度、冷熱區隔措施、送抵餐點放置等。
四、美食守門人:外送平台食安問題大作戰
若想解外送平台的食安問題,我們發現可以從政府、外送平台、外送員、民眾、店家等五個方面著手。以政府來說,可以透過法律規範和隨機抽檢來檢核;外送平台方面則可以透過增強旗下外送員保溫箱的性能、加強旗下外送員的衛生意識、投訴衛生問題達一定比率,則強制不能再接案、鼓勵旗下外送員定期更換外送箱設備、提供更換設備補貼或規定使用年限需汰換來建立衛生基礎;外送員方面應考量每單的外送距離、並透過衛生管道檢舉不衛生的店家、將餐點親送至顧客手中或外送區,不放地上或掛置門把上、向店家拿到餐點時,檢查外包裝是否有狀況等十種方式來及時阻斷食安問題
民眾則建議可以設立外送區(桌櫃)、查詢合作的餐飲業者的衛生狀況、在收取時確認食品的狀態、注意熱食從完成後是否已經超過一小時、冷食是否有完整包裝等八個注意事項;而店家只能看看有沒有辦法再更強化食品包裝(加蓋、保溫)。
美食送到家 五大重點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肆、結論
一、餐食安心攻略:五大方向守護您的胃
我們主要探討外送平台服務的食安疑慮,而外送平台在近期崛起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的關係。雖然顧客在線上平台或軟體上訂購商品,就能讓專員代為取貨並送達顧客指定地點是很方便,但食物也因此需要經過多個不同單位的人的手,難保過程沒問題。
在探討之前,我們先閱覽了政府機關對於外送平台相關服務的稽查報告,發現外送平台產業最容易在店家方面有缺失。但我們懷疑外送平台服務產業鏈有其他可能有食安疑慮的環節,因此我們著手探討文獻並訪談,發現外送平台的食安問題大致可分為三類面向:第一類是餐廳的食安疑慮,它可能是由包裝、餐廳的衛生環境、冷熱食的處理方式、食材的有效期限及防污程度……等所造成的;而第二類是運送過程的食安疑慮,可能是由接觸、外送的時間、路況……等所造成的;而第三類是外送員的食安疑慮,可能是由餐點的放置位置、外送箱的冷熱區隔措施、外送員的手部清潔及外送箱的清潔程度……等所造成的。
我們在經過討論後也提出了我們認為如果想解決以上問題,可能可以著手幾個方向。第一個是政府方面,他們能進行法律規範或是隨機抽檢;第二個是外送平台方面,其可能的解決方式為增強旗下外送員保溫箱的性能,並加強衛生意識,若投訴衛生問題達一定比率,則強制不能再接案等;第三個是外送員方面,他們應考量每單的外送距離,不將餐點掛置在門把上或放置在地上,並在收到餐食時先檢查外包裝是否有狀況,透過衛生管道檢舉不衛生的店家等;第四個是民眾方面,我們可以設立外送區(桌櫃)放置餐點,先查詢合作的餐飲業者的衛生狀況,收取時確認食品的狀態,若非即食,則應注意餐食保存;最後是店家方面,他們可強化食品包裝,像是加蓋或保溫。
二、未來我們還可以努力……
每個人對事情的定義不同,缺乏標準化的評量,(例:保溫箱的乾淨度、食物的合適溫度...),會使比較和分析變得困難。在訪問外送員時,當提到有關食安的問題,外送員感覺會有防衛心,在說自己有沒有食安疑慮的部分,也許會怕給我們不好的印象,這樣的顧慮如果能撇除,便能完整且真實的報告內容,這樣研究這個主題才有意義。可以訪問商家,更了解他們如何處理生的食物、食物放置的時間。或者可以跟著外送員去送餐,實際去了解送餐的真實情況,對報告更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