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人工和天然食用色素的特點
(一) 色素分兩種:天然色素與人工色素
1.天然色素
由動植物提取製成,我們參酌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46種天然色素,並將其依據主成份分類為以下七種:葉綠素、花青素、番茄色素、黃梔子色素、紅甜菜色素、蘿蔔素、葉綠素色素。無法歸納至七大類的色素,則納入「其他」類別,整理結果如表一所示。
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這份色素名單,是參考歐美日各國的食用色素名單所擬訂的,這些天然色素已經過多國長期的使用,顯示其在安全性及實用性方面,有一定的可信度。
表一、46種天然食用色素(參考歐、美、日各國)依特性分成七大類主成分
主成分 |
例如 |
1.花青素 |
櫻桃色素/藍果色素/葡萄汁色素/葡萄果皮色素/洛神花色素/桑椹色素/紫蘇色素/李子色素/紅玉蜀黍色素/紫甘藍菜色素/草莓色素/藍莓色素/花青素/洛神花色素
|
2.甜菜紅素 |
紅莧菜色素/紅甜菜色素
|
3.葉綠素 |
綠藻色素
|
4.類胡蘿蔔素 |
胡蘿蔔色素/黃玉蜀黍色素/蟹色素/黃梔子色素/橘子色素/紅椒色素/番紅花色素/蝦色素/甘薯色素/番茄色素/婀娜多/葉黃素類/柿子色素/番茄色素
|
5.薑黃素 |
|
6.類黃酮 |
可可色素/洋蔥色素/甘草色素/花生色素/紅花黃/蝦色素/蕎麥全草抽出物
|
7.紅麴色素 |
紅麴色素
|
8.其他 |
胭脂紅酸/棉子粉/梔子藍色素/藍藻色素/大瑪琳色素/植物碳
|
2.人工色素
由化學調製而成,目前國內合法的人工色素有以下幾種:紅色六號、紅色七號、紅色四十號、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綠色三號、藍色一號、藍色二號。
(二)食用色素特點
天然食用色素以天然原料來源,經水、酒精、植物油溶劑萃取,未經純化且主要供為食品著色用途,不對健康構成影響。人工食用色素則由化學調製,較天然色素便宜,且無營養價值,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並含有輕微毒性,如過量攝取對健康可能會構成影響。
二、食用色素怎麼選?
(一)人工色素可能的風險
致癌(高壓、高溫下)、麻疹過敏反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過多食用)、自制力差(過多食用)、學習障礙(過多食用)。
(二)天然色素好處
表二、天然色素的好處
天然色素 |
紅色 |
橙色 |
黃色 |
綠色 |
藍色 |
紫色 |
黑色 |
食材 |
紅肉火龍果/紅菜頭汁/紅麴色素 |
紅蘿蔔汁 |
薑黃 |
抹茶粉/斑蘭汁 |
蝶豆花汁 |
紫蘇葉汁 |
可可粉/竹炭粉 |
好處 |
抗癌、可抑制膽固醇合成 |
幫助維持正常視力 |
抗癌改善心臟健康 |
抗癌、抗衰老,有助穩定血壓 |
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止咳平喘 |
有助改善心腦血管健康 |
由於過量使用人工色素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許多國家已嚴格管制人工色素的使用,並積極鼓勵多使用天然色素。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人工色素還是有天然色素無法完全取代的優勢。例如,為了怕民眾誤食藥品,依法微量添加於藥品中,在某些國家可能是可接受的;此外,人工色素的穩定性與持久度仍優於天然色素。因此,在食品與藥品領域中,人工色素依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三、怎麼讓食品顏色鮮艷又健康?
我們搜集並整理了不同天然食用色素的特性,包括水溶性或脂溶性、耐光性、在酸、鹼環境下的穩定性、耐熱性等,並將結果整理於表三,以便大家更直觀的進行比較與了解。
表三、常用天然食用色素在不同的環境下的穩定性
四、為人工食用色素把關
目前世界各國對人工合成色素大多採用正面表列的方式列管,未經許可者不得添加,但是部份已被核准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也有可能隱含對人體健康的風險。
肆、結論
一、 天然不穩定,人工潛藏健康疑慮
透過這次的探究,我們更了解食品加工在色素應用上所面臨的挑戰。我們發現,人工色素雖然穩定且成本低廉,但其潛在的健康風險不容忽視;相較之下,天然色素雖然安全,但在某些酸、鹼或光、熱環境中容易變色,進而影響食物的外觀。
我們認為,基於健康考量,仍應盡可能使用天然色素,未來可透過科技,改良其穩定性,提高實用價值。此外,食品標示也必須要很完善,讓消費者清楚色素的來源。同時,政府與學校應積極提高大眾對色素安全的正確認識。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享受繽紛美食的同時,也能兼顧健康與安心!
二、天然益健康,人工特殊狀況下才用
人工食用色素對健康有疑慮,少用。只有在特殊狀況,例如確保食用的正確性,如藥品才可少量使用。反之,多用天然食用色素有益健康,因天然色素可抗癌、延緩衰老;維持正常視力;穩定血壓;抗氧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止咳平喘;改善心腦血管健康。
我們建議,要正確使用食用色素,詳閱標籤、選擇原型食物、自己動手做、強化健康思想。
三、 食品可以顏色鮮艷又健康
我們發現,各個天然色素的適用情況如下,在適合情境下,食品也可以鮮艷又健康:
- 適用於酸性:花青素、甜菜紅素。
- 適用於鹼性:葉綠素。
- 適用於加熱食品:花青素、薑黃素、胡蘿蔔素。
- 耐光照:胡蘿蔔素。
- 抗氧化:薑黃素、甜菜紅素、胡蘿蔔素、花青素。
- 皆可:梔子色素(紅、黃、藍)
不過,天然色素固然健康,但市售價格偏高且有添加物,因此建議民眾自行製作。
四、為色素食安把關
我們可以參考各國的法規,運用在臺灣的法規上,也可以加強食品的檢驗,廠商也可以減少對人工色素的使用,多使用天然色素。
五、對未來探究的期許
期待多點天然食物色素保持的研究,給民眾和食品廠商一些啟發與參考,大家才能吃得美麗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