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主要發現
一、家長為什麼想把孩子送去安親班?
我們從蒐集的資料當中發現,有一些家長因為工作因素無法準時接送孩子,因此只能選擇將孩子送去安親班;而有些家長雖然有辦法準時接孩子回家,但是因為自己沒有辦法指導孩子功課,或者是對於孩子的學習狀況感到無能為力,因此只能選擇把孩子送去安親班。
而當家長在選擇安親班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第一重視的都是教學品質,因此如果一間安親班有良好的師資以及課程安排極佳的口碑,相對的也較能得到家長的信任。此外,由於現代的父母都相當忙碌,因此選擇安親班時,是否能協助接送孩子,以及安親的時間是否有彈性,也都是家長相當重視的因素。
雖然把孩子送去安親班的原因都不一樣,但大部分的家長也都會期待孩子送去了安親班,安親班老師會協助加強孩子的課業,更期待因為孩子上了安親班,成績會更加穩定、進步。
二、孩子覺得去安親班很可怕嗎?
探究學生對於安親班的態度,發現許多學童不喜歡去安親班的原因,有些是因為安親班裡面的負面氛圍,例如有些同學提到:安親班的老師會因為成績不好罵人、打人,或者在安親班被同學欺負,這些都會讓他們心生恐懼。至於部分的學生則認為安親班沒有固定的下課時間或是休息時間,只要到安親班就一直寫功課和評量,單調且缺乏多元性的學習,經常讓他們而感到學習疲乏。
但其實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不喜歡上安親班,在文獻當中,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同學其實喜歡上安親班,因為他們發現在安親班可以交到不同年齡或是其他班級的朋友,甚至安親班裡也有許多關心孩子的好老師。此外,有些安親班會在寒暑假中,安排多元的趣味活動,有些還會提供好吃的點心,或是運用集點卡來鼓勵學生。也有同學覺得,透過安親班老師提供的練習卷,能加強練習,並且當自己課業上遇到困難時,能獲得安親班老師即時的指導,都有助於學習進步。
總結來說,有些學生其實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無暇指導功課,或是放學後沒有大人在家,所以被送去安親班,他們參加安親班的意願就可能不高。參加意願不高的人,在安親班時,功課總是隨便寫或是照著答案抄寫,對於學習內容不去思考,沒有主動學習的精神,去了安親班就沒有什麼幫助,也不會喜歡。
相反的,也有一些學童主動想參加安親班,因為覺得可以讓學業進步。這些主動的學生不僅能迅速在安親班完成學校作業,也能依照安親班的作業規畫,完成評量及試卷,學習表現相對比較好,這些同學並不討厭安親班,當然也不覺得安親班可怕。不同的心態就會造成學生們在安親班的積極度不同,也影響了他們對安親班的看法。
三、安親班是提供支援的另一個「家」
安親班主要的法源是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主要以提供兒童生活照顧,並在課業輔導和單元活動方面提供支援。但是根據資料整理,我們發現,安親班為了使學業進步,不只是單純的生活照顧以及課業輔導,安親班往往會配合學校進度安排課程教學進度,有些甚至超前進度讓學生提早學習;較有經驗的安親班教師一旦發現有個別學生落後,就會另外安排輔導,透過因材施教來提升學生學業成就。而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大部分的安親班也會透過定期舉行測驗,讓家長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況。
由於安親教師可以和家長面對面建立良好關係,並且主動報告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成績,讓家長安心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有了安親班的監督,家長也會比較放心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相較於環境較不適合讓孩子回家學習的家庭,安親班能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學生的課業學習較為穩定。
此外安親班大部分位於學校的附近,優越的地理位置,一下課就能代替父母去接孩子,避免家長因工作無法準時接送,孩子在外面逗留。孩子在安親班老師的照顧下,會有美味的點心、晚餐等營養餐點可食用,讓學生更加有體力與精神。因此,安親班也提供了學生在安全與健康方面的照護。
四、學習者本身才是重要關鍵
透過文獻,我們發現影響成績進步的因素,最重要取決於學習者本身。當學習者本身在學習上能設定明確的目標、並加以分配學習的時間,在學習上就會有較良好的效率,學習成就自然也會提升。
此外根據研究也發現,當學習者本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獲得足夠的營養、適量的運動、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等,都有助於提高學習的專注力和記憶力;而愉快的心情則會促進積極的、持續的探究活動,因此學習者本身擁有強烈的學習動機以及良好的身心十分重要。
至於學習者本身面對壓力的方式,也經常被提出來討論。我們發現當學童在學習上有太多時間被壓縮,長期的壓力就會造成學習的反效果,學習者在學習上比較被動;當學習者討厭學習,成績自然就無法進步。但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適時適量的評量,雖然會帶來一些小壓力,但是透過每一次的小測驗,讓孩子了解自己對時間的管理以及壓力應對能力,避免孩子在正式考試時壓力過大,無法承受;同時也讓老師即時了解學生的不足,進行加強複習,這會帶來正面的學習效果。
綜合以上所述,學習成績的提升,主要取決於學習者本身的態度、習慣和壓力調適能力。因此,鼓勵學生培養自主的學習態度、時間規劃能力和合宜的壓力調適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習效率,也有助於學業表現的穩定與進步。
肆、結論
一、安親班不是成績變好的萬靈丹
家長送孩子到安親班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因為無法親自指導功課、工作時間無法配合,或希望減輕個人負擔,但這些原因不一定能保證孩子成績進步。
若家長重視安親班的教學品質、服務態度與環境設備,通常對孩子的學習表現有較高期待,孩子的成績也可能較好。
孩子對安親班的態度也很重要。喜歡上安親班或主動參與的孩子,學業表現通常較穩定;但若孩子是被動參加,成績不一定會進步。
對於家庭環境不適合讀書、學習落後需要個別指導的孩子,若家長積極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透過安親班提供的資源,確實能幫助提升成績。
在研究當中,我們發現提升學習成績的方式有許多不同的看法,但多半的資料都指出「學習者本身」的因素相當重要。如果學生能善用時間、設定學習目標,並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與適當的壓力,學習表現通常較好。自律的學生也能養成良好讀書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大部分資料顯示要不要去安親班幾乎都是家長的決定,非常少研究針對孩子的想法進行討論,但是我們從找到的資料反而告訴我們學習者本身才是影響學習表現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應該多詢問孩子的意見和想法。
所以,去安親班是成績變好的萬靈丹嗎?答案是「不一定」。這取決於安親班的教學品質、學生的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的資源,以及家長的支持與引導。如果我們能了解孩子的學習需求、尊重孩子的意見想法,並且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再搭配優質的安親班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安親班的效益,幫助孩子提升成績。
二、未來我們還想要研究……
影響成績進步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要比較是否真的有影響,應該是學生的背景、環境、學生的特質都應該要相近,才能進行比較。此外,我們找到的資料也幾乎沒有特別針對小學生立場進行的研究,因此未來我們除了以線上的文獻為基礎進行探討,也希望實際尋找周遭家庭背景相似的小學生,進行家長、安親班、同學三方面的觀察以及訪談,以擴大實際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