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非口號 — 2023聖誕節校園事件的啟示

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
作者:董芑秀王禹絜楊宗澄
指導老師:黃筠雅

摘要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因午餐時間衝突引發割喉案,導致受害者重傷不治。乾哥因情緒失控使用彈簧刀行凶,並由於乾妹事後態度毫無悔意,引發公眾對少事法的不滿。案件後,受害者家屬呼籲修法降低少年犯罪年齡並反對廢死。媒體報導和網路輿論中,假消息和網路霸凌加劇了社會分歧。專家建議改善少事法和教育制度,家庭和學校應合作,加強心理輔導,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壹、國中少年割喉事件

  時間回到2023年的聖誕節,新北市發生了一起國中少年割喉事件,震驚了整個社會,因為事件中的當事人與我們的年齡相仿,發生地點也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身處在網路世代的我們,看見這起事件衍伸出來的梗圖、加害者所發布的限時動態,心裡也有所感觸。
  我們的心情從原先的恐懼,轉為對加害者如此痛下殺手的憤怒,再到情緒過後的冷靜,面對問題,思考如何避免憾事再次發生,並下定決心將這起事件作為我們的探究主題。

貳、探究架構

  我們分別由案件本身、法律層面、現實社會層面及展望,剖析探究主題, 使我們更了解整起事件的發生及影響,並希望此類憾事不再發生。
一、探究子題
(一)割喉案件的發生及後續發展
(二)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現況比較和問題
(三)媒體和輿論的導向
(四)如何避免憾事再次發生

榮譽

「113年度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國中D組優等

類別

113年度/國中

標籤

少事法/校園安全

轉載分享

二、探究架構圖

參、主要發現

一、受害家屬的吶喊,誰聽到
  新北市某國中學生因被割喉導致身亡,然而一開始只被判責付的教唆者,仗著未成年有法律保護進而嗆聲,警察甚至查到串證的截圖證據,最終兇手二人都被判最輕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對此,事件受害者家屬表示希望政府及大眾能重新檢視社會環境,並呼籲修改《少年事件處理法》年齡,避免下次憾事的發生。
二、少年再犯率高,誰承擔
  雖然制定少事法的初衷是為了教育犯罪的青少年,但現實往往遠比想像中更複雜。除了經過輔導仍有超過 25%的少年再犯率外,青少年回歸社會後仍要承受被貼上罪犯標籤的壓力。若學校選擇隱瞞學生的犯罪紀錄,將他們與其他學生混在一起,犯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只會更高。此外,根據美國黎根的例子,將犯罪少年關進監獄是否相當於國家剝奪了他們寶貴的青春?在給予青少年反省時間和輔導的同時,應該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自我發展空間,把握這段僅有的少年時光。但是,要在監獄環境中實現這一點可能面臨重重困難。
三、媒體的影響力與肉搜行動
  割喉案的後續引發了不少討論。假消息四處流傳,受到心理學上「確認偏誤」的影響,有些人開始認為司法無法懲罰壞人,而集體發起肉搜行動、網路霸凌。輿論一時的口頭之快,分散了大眾對對後續事件走向的關注。
四、青少年犯案來自家庭和教育的問題?
  我們推測發生這次事件的原因和現今的家庭和教育體制有關。家庭方面,許多少年犯罪的個案來自破碎家庭和疏於陪伴的雙親家庭,物質滿足孩子的需求無法取代情感的關懷。教育方面,首先「旋轉門效應」顯示現行轉學轉銜制度仍存在著問題,再來,學校應落實校園安全檢查之方式及限制,確實保障學生受教權和校園安全。

肆、結論

一、各界的不同聲音
   不同的社會角色對此議題的見解不同。例如對於兇手毫無悔改之行,專家認為需要更加積極的推行少事法的改革,但教育和法律制度的改革需要長期的計劃和資源投入。輿論則大多以自己所謂的正義感撻伐加害人,利用網路攻擊和謾罵,希望這些行為可以透過少事法第83條有改善的趨勢。
二、家校溝通
   我們推測事件的發生原因主要跟家庭及學校產生的問題有關,若兩者能相互配合,定能避免更多此類憾事的發生,可採取建立溝通渠道、舉辦聯合心理輔導計劃等有效作為。唯缺點是需要有足夠的專業人員支持和經費的保障,短期內難以見效。

伍、參考資料

  1. 風傳媒(2024-04-12):新北國三生割喉案總整理—乾哥、乾妹被聲押!家長終於發聲:讓孩子在裡頭好好反省
  2. 新聞雲(2024-05-09):割喉國三生!乾哥、乾妹殺人罪起訴 136天事件簿一次看
  3. 維基百科(2024-05-14):2023年新北市國中殺人案
  4. 上報(2023-12-28):【國中生割頸案】涉案「乾妹」疑與同學串證,警方要辦卻遭法院駁回
  5. 風傳媒(2023-12-28):涉教唆國三生揮刀!她狂發IG、改自介嗆 「我又沒有錯」 全網拳頭硬了
  6. 風傳媒(2024-01-03):國三生遭割頸身亡!父母慟曝公開信列4點「反對廢死」: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7. 公視新聞網(2024-03-21):新北割頸案裁定移送檢方偵辦 少年涉殺人、少女教唆殺人
  8. 自由時報(2024-01-03):新北割喉案受害者家屬致大眾信 籲重新審視少事法
  9. 法律百科(2022-12-16):有了刑法,為何需要少事法?淺談少事法立法目的
  10. 台灣高等法院(2021-04-12):少年調查業務
  11. 聯合新聞網(2023-12-27):司法院「保護觸法少年優先」 國中生殺同學後少事法新制將上路
  1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900-01-00):曝險少年的危機與轉機-校園割喉案的輔導省思
  13. 報導者(2023-12-25):新北國三生殺人案】深入教育與司法現場,看「管」與「教」權利拔河
  14. 公視新聞網(2024-01-10):出矯正學校首年約5成再犯 六都試辦保護管束風險管理方案
  15. 報導者(2024-01-07):少年凶惡犯該不該用重刑?日本愛的法律、韓國刑責年齡、美國「超級掠奪者」的難題
  16. 風傳媒(2021-02-17):15歲遭判無期徒刑,一關將近70年!美國「最老少年終身犯」獲釋,摸索鐵窗外全新人生
  17. 中時新聞網(2023-12-31):國三生割喉案網路瘋傳多起募款 受害者父親:都是假的
  18. CTWANT(2024-01-04):割頸案「乾哥」太囂張 黑幫切割再祭「永久封殺令」:禁止幫會收納他
  19. 維基百科(2024-04-16):確認偏誤
  20. yahoo(2024-04-12):國三割頸案乾妹遭肉搜!父母「被失業、睡車上」嘆:有家歸不得
  21. 私法正義(1900-01-00):網路鄉民肉搜當事人及後續因應
  22. 中央新聞社(2023-12-28):新北校園割頸案網路肉搜涉案人 衛福部:傳播者最重罰15萬
  23. 聯合新聞網(2023-12-28):校園割喉案 私刑正義?女學生遭肉搜竟嗆:我又沒錯是在擊敗什麼
  24. 新竹縣教師會(2023-12-31):勿讓孩子再次成為教育部錯誤政策的犧牲品
  25. 公視新聞網(2023-12-27):學生割頸案省思 教團籲檢視曝險少年輔導成效
  26. 教育部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24-02-05):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
  27. 親子天下(2023-12-28):走了一個國中生之後,校園安全關卡6個反思
  28. 新北國中生命案(2024-01-30):降低少事法適用年齡呼聲高 民團:現行法令不符合社會現實
  29. 旭時報(2024-02-29):當青少年犯了罪,我們該給孩子良善對待抑或重刑?
  30. 中時新聞網(2024-04-23):台灣法律淪「少年犯罪保護傘」?資深社會記者點出重要盲點
s